其实原先聊城是有慈安堂的。
这部门,就类似于现代的孤儿院+公办养老院。
收的基本都是些孤寡的小孩和老人。
照理说,户部每年都会拨一点款项到州府,然后各个州府再下拨给各城各县。
但问题是。
大荣朝穷啊。
按照孙大人的回忆,他为官三十年,大概也就在刚当上县丞的那两年,拿到过两笔慈安堂的安置款。
然后,就再也没有然后了。
后来,他在聊城做了十几年的知府,接管知府衙门的时候,当时确实也有慈安堂。
但是那时候慈安堂的费用,基本上都是府衙和附郭县的县衙,贴补出来的。
但是这个经费也很有限,一年能贴补个百八十两,算是顶天了。
所以慈安堂里住的孤寡小孩和老人,基本都是除了能有个免费的住所之外,每天大概也只有一顿稀粥喝。
这些人基本上要么靠着一碗稀粥苟延残喘,要么就是自己想办法出去找吃的,总之一切还是得靠他们自己。
之后,聊州就接连发生了大旱、洪灾、匪灾,需要被救助的人越来越多。
直到前两年,慈安堂实在是救济不过来那么多人了,所以府衙索性就把慈安堂一关了事了。
听孙大人这么一说,陈冬月真想给这老登两巴掌。
什么叫,人太多了,救济不过来了,就只能把慈安堂关了?!
他们这些官老爷,随随便便去酒楼吃一顿,就要二三十两,别说一年了,一个月他们就得去上个七八次!
掏这钱的时候,怎么不说府衙没钱呢?
反倒是轮到一年只花费百八十两的慈安堂了,却说没钱了?
这像话吗?!
可陈冬月这会儿大小也是个官,总不能在府衙当众殴打上官。
于是她只能咬牙恳请孙大人,重开慈安堂。
陈冬月的说辞是,慈安堂虽然不是什么要紧的部门,但是,好歹也是个政绩啊!
如今孟大人身体这么孱弱,说不定哪天熬不住,就回老家去了呢?
到时候要是再要换新知府,那重开慈安堂的政绩虽然不算多么的大,但好歹也是个利民好事嘛!
孙大人嘬了嘬牙花,“你这话说的虽然没错,但是咱们府衙如今也不是很宽裕”
“大人放心,”陈冬月拍胸脯保证道:“重开慈安堂的费用,府衙先出个一百两,后续我再想办法筹集。”
“一百两倒也不算多~~~”孙大人点点头,“那就这么说定了吧。
慈安堂可以重开,但是府衙的财政支出也很困难,先拨出来一百两的银子。
不过以后的事儿,你能想办法,就尽量想想办法。
如果实在是想不到办法,到时候重新关闭,你就不能怪我咯。”
陈冬月连连应好。
虽然脸上笑盈盈,但是心里一直在骂妈卖批。
此时,孙大人倒还有一个疑问,“照理说你们家日子也过得不错,你怎么会突然想到要去掺和慈安堂的事儿?”
“呵呵呵呵,”陈冬月尬笑几声道:“主要是我家婆婆,是个热心肠。她说看到街上有些个跟她年岁差不多的老乞丐,实在是可怜的紧。
老人家说了,救助老弱,也算是功德一件。
宋柯在北林军里生死难料,老太太就想给儿子积点功德,所以她才让我来问问慈安堂的事儿的。”
其实慈安堂这事儿,是陈冬月为了锦泞坊的品牌形象,急中生智想出来的。
可这会儿,她怎么可能实话实说嘛!
宋好婆:??????胡说八道什么?老婆子我会愿意为了儿子捐款??????
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,你们还不如把我杀了。
“原来如此,”孙大人倒是可以接受陈冬月这个说法,“老太太确实心善。
这样吧,你问问你们家老太太,如果她愿意的话,可以去慈安堂做个管教妈妈。
当然,如果老太太觉得太累,不去也没关系,我着人再去找个管教妈妈就是。
对了,既然这事儿是你提议的,以后这慈安堂的主官,便也由你兼任吧。”
“啊不是,下官的差事,确实也是太多了”
陈冬月话没说完,孙大人便又说了一句,“诶?如果你觉得事儿太多的话,你手下不是还有个叫沈万福的吗?
他那姐夫之前倒是问过我,是不是能给他找个别的差事,说他年岁大了些,在巡检司有些力不从心。
这慈安堂倒是挺适合他养老的,不然让沈万福去”
“下官事儿虽然多,但是还是可以克服的!!”陈冬月立刻挺起了胸膛,“您就把慈安堂的差事交给下官吧。
不过若是下官实在是忙不过来的话,可以让巡检司的人去帮帮忙不?”
陈冬月本就看不上沈万福的人品。
让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