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和一个螂灭极其相似的例子。
当时的事件背景是迪奥和雅诗兰黛辱华翻车,受此影响,百雀羚的销量得到了一个大幅度的增加。
全平台的月销售额突破了七百万大关,退货率史无前例的达到了07%。
虽然和迪奥这些品牌相比,霓虹七所旧帝大的知名度要小很多。
但另一方面。
比起那些欧美品牌,华夏网民们对于霓虹的某些情绪要更激烈很多。
加之很多人没在‘一个螂灭’的销售首日下单,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产品无感,而是另有他因:
其中一部分人是看过科大消杀直播,但压根就不知道一个螂灭开售了——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看微博广告的,广告只是提升一个曝光率罢了。
另一部分人原本的计划则是打算观望一波,希望能等到第一批用户的评价后在决定要不要入手。
换而言之。
这些用户其实是有消费欲望的,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没和“一个螂灭”产生交集而已。
如今随着新闻的爆出,他们便立刻将消费欲望提前激发了。
这也是很多国货能大火的内在原因——只有你质量好,别人才有可能顺着势头进行购买。
还是以百雀羚为例。
当时迪奥它们爆出辱华后,市场上可选的国货品牌其实并不少,百雀羚也没像鸿星尔克那样做出什么特殊的事儿。
它能从一众国货中脱颖而出,靠的便是过去的口碑,口碑和新闻引起的民族情绪相结合,这才有了销量的暴增。
很多时候只要你足够幸运,偶有一日乘风起这并不困难。
但最终想要扶摇直上九万里。
那你自己就得先是一只鲲鹏了。
随后徐云将手机递还给顾群青,问道:
“aaron,现在产品的销量有多少了?”
顾群青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按了几个键位,随后将笔记本朝徐云一转:
“83229。”
徐云盯着这个数字看了一会儿,又道:
“那么今天的实际销量呢?能预估吗?”
顾群青闻言,脸上扬起了一丝夹杂着喜悦与无奈的笑容:
“很难估算,毕竟眼前的情况已经脱离了我们的掌控,模型已经失去了它的普众化效益。”
“不过保守估计的话,最终数量应该会在12-15万支左右。”
“如果热搜足够坚挺,明天的销量可能也会持平,然后每天以30%的速度消退,几天后达到一个稳定的数值。”
“接着再过几天,第一批用户的反馈又会出现,销量多半会略微回升少许,往后便会保持一个长效的标准商品波动曲线。”
“十到十二万支吗……”
徐云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,沉默片刻,对顾群青道:
“aaron,如果是这样的话……咱们的产能就有些不够了。”
驴:我¢£⊕⊿⊙……
197629。
这个比某个钓鱼佬当月更新任务少那么一丝的数字,便是‘一个螂灭’在上市当天的最终产品销量。
它比顾群青预计的多了大概10%左右,属于很正常的误差范畴。
毕竟商业模型不是预言家,很多时候说明不了一切——否则大家有事没事儿都建模就完事了。
比如在当天晚上八点多的时候,有位来自粤省的蟑螂爱好者便一口气买了两千支产品,直接将产品销量拉了一大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