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不至于太近,一下子叫香客得见三清,反而失了拜祭其他神真的心思。
玉竹观内,三清殿偏偏放在竹山顶上,此处距离山门最远,倒是有些奇特。
三清大殿巍巍耸立,
大殿正门两旁,挂着一副对联。
上联为:心存邪念,任尔烧香无点益。
下联为:持身正大,见我不拜又何妨。
苏午目光扫过那副木质斑驳的对联,转而看向正门内,
大殿内光线稍显昏暗,
隔着七八步的距离,他只能隐约看到庙殿里高大的神像。
一座香炉蹲坐于广场之上,一根根数米高的线香插入香炉内,燃出袅袅青烟,蜿蜒飘过大殿的屋脊,随清风漫卷去。
“五雷法坛就设在三清尊神座下。
住持师伯应该也在殿里等着呢。”谢云清开口同苏午说话道,“苏午,咱们进去吧!”
苏午点了点头,
带着云霓裳随在谢云清身后,
走进了三清大殿之内。
一踏过大殿的门槛,
居于正中的玉清元始天尊、左右两侧的上清灵宝天尊、太清道德天尊高大的泥胎塑像,就映入苏午的眼帘。
殿堂内,
一些道人抄写经卷,默诵经文,
丝毫未因苏午等人进入而受到影响。
、传度授箓
香火袅袅浮动。
三清尊神的泥胎塑像在这香火缭绕中,多了几分功德巍巍的神性。
这三座泥胎塑像脚下,
乃有一道道纸卷被竹木撑起,像是一杆杆旗子般竖立在高高的供桌上,那些纸卷上绘画着一个个身披法衣、头戴种种不同道冠的道人,以及一些青面獠牙的神灵。
纸卷画轴一层一层往上,最顶上被高竹竿撑起的纸卷只有一张,同样描绘了一位紫衣道人。
这道道如经幡舞动的纸卷都竖立在高供桌上,
供桌上,同样陈列了一些物什。
有以红绳缠绕的鞭索;
有通体朱红的镇坛木;
铜铁玉三种材质的印玺、印纽;
黑铁铸造的令牌;
厚重包浆的神位;
天蓬尺、拷诡杖、伏魔刀等杀伐法器。
道教常见或不常见的法器,都排列于这座供桌之上。
层层画轴纸卷、种种法器刀兵,已然说明三清尊神座下的这些事物,正组成了一座‘法坛’!
供桌上的种种事物隐然散发莫名气息,苏午眉毛微抬,终于确定——自己此行至少未来错地方,供桌上有些东西是‘真东西’,这就够了!
“住持师伯!”
苏午还在打量着三清尊神脚下的法坛,谢云清目光在殿里扫了一圈,立刻就注意到了生着大胡子,一身黑色法衣,身材高大偏瘦的老道士,他朝对方招手,
那穿着与寻常道士也无甚不同的住持道长微微颌首,笑呵呵地朝苏午几人这边走了过来。
谢云清向大胡子道士行礼过后,就向其介绍道:“师伯,这位就是宗事局通知咱们道观说今天会来考察的民俗学者,
他叫苏午,
她叫云霓裳。”
小道士向大胡子道人介绍了苏午二人。
二人分别与大胡子道人见礼。
大胡子道士满面温和笑容,开口道:“这边说话不方便,两位客人,请随我到偏房里坐一坐。”
“好。”苏午点头应了一声。
住持道长引二人去了三清大殿的偏房里,
谢云清从门口煤球炉上提起一个铝壶,在桌上排出几个茶碗来,从桌角的铁罐里捻出一小撮茶叶,依次往每个茶碗里放了一些,之后就将沸水倒入茶碗中。
琥珀色的茶水顿时被冲泡出来。
他给苏午、云霓裳、住持师伯一人倒了一碗茶,
自己也捧着茶碗,拉了把椅子坐在旁边,一副没有眼力见儿的样子,丝毫未觉得自己这里听长辈谈话有任何不妥。
大胡子道士瞪了谢云清一眼,倒叫谢云清觉得莫名其妙,端起茶碗咣咣喝了半碗茶。
“我这个师侄,平时做事也勤快,经卷也修得好,
就是没有眼色。
按现在的话来说——这是情商低了些,
他要是说了什么冒犯两位学者的话,两位可千万不要放在心上,老道替他向两位赔罪。”大胡子道士转回头来,与苏午、云霓裳说着话。
“谢小道长和我们是朋友。
龙山集时,
要不是和谢小道长、黄道长他们共同合作,只怕我们是无法从厉诡行将复苏的龙山集逃离出来的。”苏午笑着向大胡子道士回复道。
大胡子道士先前从居室窗口处,只见谢云清与那两位‘民俗学者’聊得热络,
以为他自来熟的性子又发作了,和民俗学者都攀谈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