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让这些年在宦海中爬的有些累,真要是丢了官帽子,肯定有些心疼。
但官帽再重,比起亲情还是要远远不如的。
也罢。
小李真要是出了事,自己就一并担下吧……
当李格非再次睁开眼时,眸中已然一片清明。
只见他沉吟片刻,说道:
“也罢,清照,你若想去听课,放心再去便是。
不过为父有一个要求,就是在现有的前提下,你不可与简王殿下再进一步,你可明白?”
老李的这番话意思其实很直白:
如果只是同窗之宜,那么真追究下来还好说,大不了你爹我把官帽子丢了归隐田野。
但要是从同窗之谊变成了同床之谊,那一家人的小命就危险了。
小李对于自己老爹的突然开车有些猝不及防,不过考虑到老李已经退了不少,便乖乖回道:
“清照明白。”
随后老李想了想,继续道:
“对了,老夫有一故旧,现为吏部尚书,为人正直无私。
此人有一子名曰赵明诚,文养颇高,词作优美,明日引你二人见谈一番,聊聊诗词你看可好?”
“文养颇高?”
小李闻言,顿时轻轻瞥了自己亲爹一眼,反问道:
“那他会算滑动摩擦力吗?会调目镜物镜倍率吗?知晓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受到几个力吗?”
李格非:“????”
……
领先欧洲863年的数算成果……诞生!
看着张口科学闭口科学的小李。
老李最终只能放弃了给自己女儿搞场相亲的想法。
其实这倒也正常。
毕竟在正常轨迹里,小李和赵明诚的结合其实还是有些说头的。
二者情投意合肯定是有,但家族层面上也是存在一定利益交换的:
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是元丰党人,也就是坚定的支持变法或者说新法派,和李格非算是老对头了。
不过此时宋徽宗刚刚上位,新旧两党相对的比较克制,不少人互相选择了结亲缓和关系。
其中小李和赵明诚的结合,便有一定的相关因素,否则老李也不可能同意的那么快。
当然了。
在后世在谈及小李赵明诚的婚姻时,一般不会有人太过提及利益交换。
毕竟对于文青而言,爱情本就应当纯洁无暇。
但在华夏古代。
出生于官宦之家的男女,又有几人能够真正的追求不染杂质的爱情呢?
比如后世很多人都知道小李和赵明诚恩爱异常,堪称模仿夫妻,神仙眷侣。
但鲜少有人知晓,他们刚结婚没多久就分居了:
再过一年多,宋徽宗便会启用蔡京,清洗他厌恶得司马光旧党。
届时李格非身为旧党大v苏轼的门生,自然要被划归这一阵营,丢了饭碗谴回原籍。
而赵明诚的老爹赵挺之则靠着自己元丰党人的身份,官运亨通连升三级,一度风头无两。
当时小李曾经向赵挺之求助,请求公公替父亲脱罪。
谁知道。
她等来的不仅不是父亲的赦免,反而是赵家的划清界限:
借着朝廷“宗室不得与元祐党人子孙为婚姻”的新政策,虽然不是宗室,赵家还是把小李赶出了京城。
小李的那句“炙手可热心可寒”,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。
接着再过几年。
蔡京罢相,元祐党人全部平反,小李才得以回京与赵明诚团聚。
然而世事翻覆莫测,第二年蔡京复相,这几年来与蔡京争权的赵挺之又忽然病逝。
于是乎。
蔡京出手,整个赵家被集体扔进了监狱。
其中赵明诚做了几个月的牢,因为实在没什么罪状,便被放了出来,但官也丢了,房子也没了。
于是他只能跟着小李隐居青州,也就是夫妻最恩爱的那十年。
再后来就是赵明诚的复起,与小李聚少离多的赵明诚一离开李清照的视线,立马就纳了几个小妾——后世还有一些人在洗这是古代的常规操作,李清照的《感怀·并序》且去读读?
又过几年。
赵明诚还搞出了做知府弃城逃跑的骚操作,小李写下了自己人生最刚烈的“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”。
自那以后,小李和赵明诚的感情一度下降到了冰点,最终赵明诚抑郁而亡。
可以这样说。
二人的感情,始于爱情,终于鄙夷。
试问这样的小李……
真的幸福吗?
青州的那十年显然是的,这点没有任何人能够否认。
但被逐出京城的那六年,以及分居后的那些年呢?
整段婚姻呢?
小李后来的一首首词足以说明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