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头,“听到了,小婿也去那家风言风语的茶楼看了看。”
&esp;&esp;“那现在你要怎么办?”这一声说的有些不悦了,江虔脸色不好。
&esp;&esp;其实今早下朝时,他的脸色还要更难看。
&esp;&esp;那时刚退出大殿不久,昔日和他一直看不过眼的李侍郎忽然拔高声音,“这阵子有件趣事,闻大人可听过?”
&esp;&esp;江虔一撇嘴,没兴趣听身后的声音,但这时李邂那个老家伙已经大嗓门的说出来,“近日坊间盛传,说今年的金科状元啊,是个忘恩负义的。”
&esp;&esp;江虔听到这一句时,心里已经咯噔一下。朝中谁人不知,金科状元正是他江某人的女婿。
&esp;&esp;而他也知道,李伯宗有一件事确实易受人诟病。当初李伯宗初上门时,他就知道了,因为李伯宗直接坦白的和他说了,说他家中原本就有妻子,不过在春闱前已经写了休书回家,因为他那时对春闱没把握,几日苦思后,觉得是家中儿女情长和生活杂事太干扰读书用功,便连夜写了休书,打算放手一搏。他已经做好了今年科考不过再苦读三年的准备,但没想到最后竟反而发挥异常,夺了魁首。
&esp;&esp;那时休书已经寄出去了。
&esp;&esp;他是这样和他说的,他听完了也没打算深究到底是不是这样,因为这确实是一个能堵悠悠众口的好借口。
&esp;&esp;他也就允了这门亲事,把他纳入门下培养。
&esp;&esp;说来,也是江家小辈都太不争气了,他儿子他知道,在读书上过于匠气与刻板,下一场纵使中了举人,春闱只怕也难,尚且有得熬。除了他儿子,其他小辈更是愚钝,江家的未来几乎一眼能看到头,等他退下去了,江家只会再次衰弱。
&esp;&esp;所以江菱看上李伯宗,他也就没怎么反对,李伯宗出身贫民,无依无靠,更为让他高兴的是,他还中了状元,进了清贵的翰林院。如此,他在仕途上拉扶他一把,来日这个女婿也能助力江家一把。
&esp;&esp;这门亲事他也就很快同意了。
&esp;&esp;当时当然也知道这个女婿昔日情形总会有事发的一天,只是他没想到会这么快,他以为好歹要等李伯宗官升几级朝中人嫉妒眼红后,这事才回被捅出来,没想到现在春闱才过去几月而已,在李伯宗还仅仅是一个小小翰林院修撰几乎威胁不到什么人的时候,他的过去就已经被人挖了出来。
&esp;&esp;江虔脸黑。
&esp;&esp;这时,身后的声音还在继续,“他在乡里原本已有发妻,可这状元郎一朝金榜题名,便休书一封寄回家,把那糟糠给下了堂。”
&esp;&esp;“啧啧啧,实在有辱圣贤之名!”
&esp;&esp;周边众人:“……”
&esp;&esp;目光不约而同都看向了江虔。
&esp;&esp;江虔能怎么办呢,只一挥袖,回头瞪了一眼李邂,“李侍郎,谣言伤人,可莫要胡言乱语!”
&esp;&esp;李邂冷哼,“我可没有胡言乱语,这确实是如今坊间所传,说得有鼻子有眼,我不过是好心和几位大人说说所听所闻罢了。”
&esp;&esp;江虔:“呵呵,司马昭之心!”
&esp;&esp;李邂撇一下嘴,心想就是故意的,怎么的?就是想看他脸色难看,就是要他江家名声扫地!
&esp;&esp;想当初,这吏部右侍郎的好差事原本是他的!结果被这厮使手段给抢了,他怎能不恨!
&esp;&esp;“身正不怕影子斜,江侍郎,别阴阳怪气!”
&esp;&esp;江虔重重哼了下,大步走了。
&esp;&esp;李邂故意大声,“别是心虚了罢。”
&esp;&esp;江虔脸色无形中又难看了一分。当天一下值他就立马回了家,同时叫老管事去把李伯宗给叫来!
&esp;&esp;这时看着他,不免把一天受的气朝他发了出来,“尽快想出法子,把事情平息!”
&esp;&esp;李伯宗也知道是这个理,可流言蜚语自古难治,他要如何一夕之间就压下去?
&esp;&esp;想来想去,只能道:“岳父,如今也只能我全当不知,一切如常。”
&esp;&esp;江虔皱眉。
&esp;&esp;很显然,他不满意他这样轻飘飘的解决方式。
&esp;&esp;李伯宗叹气,“岳父,这事需得让它渐渐冷淡才行,只有我不闻不问,问心无愧,传言才会渐渐没意思,别人看我如此有底气,也才会觉得我真是行事无差错才敢如此。”
&esp;&esp;江虔烦躁,但他的解释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