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他只是宫中一个有些资历的小太监,为人谦和,从不跟人起争执。
这么多年,隆庆也从未给他升过官。在内臣中,御马监是仅次于司礼监的存在。外臣不用皇亲,内臣自然也要避嫌。
朱翊钧第一次见李松就觉得眼熟,后来回裕王府见到王妃,才发现他们长得有几分相像。
虽然没有人主动提起此事,但宫中当差的太监,原籍何处,家中有什么人,往上几代从事什么行当,都记录得一清二楚,稍微一查就能知道。
朱翊钧让王安递了个盒子给李松,里面是一尊玉雕的观音像。
“母后近来开始信佛,你把这个送去慈宁宫。”
李松明白他的意思,乾清宫里里外外伺候的太监好几百人,皇上怎会缺人送东西,只是想各种法子哄太后开心罢了。
第章 皇太后因为避嫌,……
皇太后因为避嫌,这些年来虽然没能给过幼弟实权,但物质上的赏赐却没少过,只是不便张扬。
朱翊钧虽不见他有多机灵,但秉性纯良,忠厚本分,在宦官中实属难得。
后来,他在给皇太后上徽号、给外公封爵的同时,也给李松升了品阶和俸禄,还专门赏赐了麒麟袍,这是皇太后其他兄弟都没有的。
这一日的早朝可热闹了,高拱被人指着鼻子骂了一顿!
朱翊钧天不亮起来,先练了会儿武,沐浴更衣,又去慈宁宫陪太后用了早膳,回来的时候,外面朝臣已经到了乾清宫外的广场上,排好队,准备进殿早朝。
朝班本该按照官吏品级和衙门严格按照秩序排列,不过隆庆时期,高拱隆宠最盛,连带着他的门生也跟着狐假虎威,为了方便和同党说小话,随意插队。
王锡爵任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,又任翰楚院侍讲。翰楚院是公认的内阁预备役,历来在朝中有着极高的地位,朝班站位也比其他衙门更靠前。
吏科都给事中韩楫想跟前面另一位高拱的门生说悄悄话,跑来插队,直接站到了王锡爵前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