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结束,十三岁的朱翊钧成为大明帝国第十三位皇帝。
登极大典是皇帝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制,但明朝的皇帝登极往往伴随着国丧,上万人的盛大典礼,氛围却尤为沉重。
繁复的礼仪之后,朱翊钧又要换衣服,前往太庙,祭祀祖宗,再到慈宁宫,向皇太后谢恩。如此,登极大典才算完成。
内阁提交了多个年号供新君参考。朱翊钧问冯保:“哪个是张先生拟的?”
冯保指向其中一处:“这个。”
朱翊钧垂眸一看:“万历?”
“行,那就这个。”
五年前,他的父亲即位,那时的首辅是徐阶,内阁多达六人,也呈上好几个年号以供其选择,“隆庆”虽不是最好那个,但却是高拱拟的,所以先帝最后定了这个年号。
现在轮到朱翊钧,他也要选个自己的老师拟的,不过,要等到明年才用得上。
登极之后第三天,高拱就迫不及待要给他这个新上任的小皇帝立规矩。
他上了一道奏疏——《新政所急五事疏》。
看得出来高阁老确实挺急的。
第一,他要求朱翊钧御门听政,即上早朝。各大臣奏请之事,按照祖宗旧规,亲自回答,以见政令出自主上,臣下不敢预。
第二,他要求朱翊钧视朝回宫后,按照祖宗旧规,二次奏事。御览完毕之,发内阁拟票呈览,再发行各衙门。则下情得通,奸弊可弭,皇上亦得晓天下事。
第三,他要求每天早朝之后,朱翊钧到文华殿,先进讲,再令辅臣入见。不是很急的事情,就在这时候陈奏。如果遇到急事,大臣求见,朱翊钧也得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