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之道。在一个巨大的礼堂里面,摆上了十数桌“养生餐”。
&esp;&esp;每人碗、盘、茶杯各一个,筷子一副。
&esp;&esp;所谓的“养生餐”是十道主菜、四道小菜、两道汤、还有两道主食。桌子中间立着打印好的“结斋咒”。
&esp;&esp;王师傅携弟子进入礼堂,每桌一人他的弟子,引导大家进餐。弟子们还有法号,方沂这一桌的弟子就叫“常琼”。
&esp;&esp;“常琼”的长相不错,样貌端庄,体态也经过了训练,有横店群演的中上水平。穿了一身道袍,颇有些缥缈的姿态。
&esp;&esp;这种场合,这种装扮……真是搞的像模像样啊。
&esp;&esp;先甭论相不相信,两人低调的坐在后排。大概是眼尖的徒弟知道贵客已到,小跑上去通知了王大师,这姓王的说话音调骤然加高,而且慷慨起来。
&esp;&esp;“大家坐好了吧,让我们来吃养生餐。”
&esp;&esp;马et和方沂对视了一眼,两人都没有夹筷子。
&esp;&esp;第368章 如何拆穿骗术】
&esp;&esp;“‘养生餐’的吃法和我们平时吃饭不一样,首先是餐前餐后我们都要诵读‘结斋咒’,大家桌子上都要打印好的‘结斋咒’可以看,然后把想吃的东西一次性全夹到小盘子里面,在吃完之前,就不要重复夹了。”
&esp;&esp;“注意,放进嘴里一定要咀嚼36下,当你咀嚼到36下的时候,口里面的东西就基本是液体了,这是对肠胃损伤最小的一种方式……”
&esp;&esp;有人问:“大师,如果有固体太硬,36下都咀嚼不完怎么办呢?”
&esp;&esp;答:“那就再咀嚼36下。”
&esp;&esp;“一定要36下,不能是18下,17下吗?”
&esp;&esp;“36下是一个完整的流程,万万不能偷懒,否则前功尽弃……”
&esp;&esp;有几个人觉得这理由太扯淡,抱怨了起来,很快被徒弟礼貌的请出去。剩下了一堆听话的受众。
&esp;&esp;整个礼堂静悄悄的,只有很浅的咀嚼声音。
&esp;&esp;方沂和马et当然不会动筷子,但他俩都意识到了什么,方沂低下头,用右手半遮住自己脸,免得被人拍到照片。
&esp;&esp;马et说:“有些互联网思维,就是采取了这种筛选过程……当基数足够大的时候,我们总能筛选出对得上信号的人,这样的用户群体很值得我们信赖……因为用户在无意识中,一次一次都被筛选过了,粘性越来越强,而他们却坚定的觉得,是自己的选择,然后……”
&esp;&esp;方沂:“然后做局的就可以像王大师一样予取予求了?”
&esp;&esp;“是的——虽然是一些小把戏,但也有人类不变的运行逻辑在,只是在每个时代不断的改头换面,推陈出新。”
&esp;&esp;王大师的声音相当醇厚,有一把好嗓子。他一边塑造威势,一边讲解道:
&esp;&esp;“一次性送入到口里的,不要太多,一般情况下是你平时食量的一半到三分之一即可,夹到盘子里的事物必须全部吃光,不能剩下……当你吃的时候,你就会觉得很饱,有一半的人会有打饱嗝的现象……”
&esp;&esp;不知道是否有托,还是这符合了某种心理暗示。礼堂里确实有不少人下意识的打起了饱嗝。
&esp;&esp;这还没完,高朝出现在王大师率领众人念经的时候,全都是拖长音的呐喊:
&esp;&esp;“五行之气——”
&esp;&esp;“六甲之精——”
&esp;&esp;“三真天仓——”
&esp;&esp;“青云常盈——”
&esp;&esp;“……”
&esp;&esp;方沂感觉这地儿待久了迟早要出事,对马et点了点头,先行出去了。
&esp;&esp;不久,马et人也出来了。
&esp;&esp;他问方沂:“方导演不喜欢这种场合?”
&esp;&esp;方沂直言说,“我不喜欢。”
&esp;&esp;“粉丝经济,和我们刚才听到的,不也有相似的地方吗?”
&esp;&esp;“就算是相似,也不喜欢。”
&esp;&esp;虽然贵圈存在这么多奇葩,利用了人性的弱点,却不是该拿出来夸奖的行为。马et大概率想和方沂看个乐子,他对这种带点神秘学的东西津津乐道,没想到方沂连乐子也懒得看。
&esp;&esp;为什么呢?
&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