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所有人坐定,五郎开始汇报。
“按照珊瑚宫大人吩咐,我秘密派了最适合的人监控内森,也派人收集了反抗军兵营中流行的言论,按照珊瑚宫大人指点的方式集结成册统计起来,然后发现了一个不太寻常的现象。”
“直接说结论。最近几次战斗因立功而快速晋升的军官中,绝大部分有定期秘密集会的习惯。虽然分成了不同的几个团体,相互之间也没什么频繁交流。可习惯上如此相似,引起了我的注意。”
“我查看了这些人的名册,发现这些新晋升的军官,战死人数的占比,比其他军官高得多。由于他们都是那种在战斗中非常拼命的人,其他士兵们也没有发现异样,只认为他们这样的英勇,都是值得敬佩的战士。”
“经过调查,这些人中,大部分都认识内森,与他有过一段时间的频繁交流。”
“至于其中的原因,还需要进一步调查。”
说完这些,五郎非常惭愧的低头:“非常抱歉,珊瑚宫大人。我太疏忽了,竟然没有留意到军官异常高战死率的情况,也没有发现新晋军官们秘密抱团的现象,有负重托。”
珊瑚宫心海露出安抚的微笑:“不用愧疚,五郎。与幕府军的战斗已经消耗了你绝大部分精力,面对的还是那个九条裟罗,有注意不到的细节在所难免。”
“作为大将,在战场上获得战果是你的责任,而保证军队的稳定这是我的责任了,责任其实在我。”
五郎猛的抬起头,激动分辨道:“怎么能说是珊瑚宫大人的责任呢!珊瑚宫大人还要管理海祇岛的民生、祭祀、生产方方面面的问题,我作为大将本来就应该辅助您将军队管好。”
珊瑚宫心海看到五郎不在自责,终于放心,她那么说的目的,本来就是要减轻五郎的心理负担。
“好啦,现在重要的不是对你我追责,而是找到这些异常现象的真相。”
“五郎,这些暗中抱团的新晋军官们,有什么共同特征吗?”
五郎作为一直驻扎在前线的大将,对大多数士兵都比较熟悉,有了珊瑚宫心海的提醒,他开始努力回忆这些人的共同点。
“说起来,他们好像曾经都属于那种迫切想要立功,或者特别恨幕府军的人,相对其他士兵来说,战斗意志非常强。”
“并且,大多受限于战斗素质、或者受到的训练不足,曾经有一段时间,被安排做一些后勤、支援之类的工作。”
“珊瑚宫大人,按照您的指示,受训不足的新兵,我们是不会派上前线的,每个反抗军都是珍贵的战友,不能让反抗军的人轻易送死。我一直严格遵守,所以在他们达到出战水平前,屡次拒绝了他们请战的要求。”
“难道是因为被我拒绝太多次,他们才暗中抱团了吗?”
珊瑚宫心海分析到:“被拒绝不是根本原因,只要达到出战水平,你也不会拒绝他们上前线的情愿,我看到,这当中最明显的,是他们没有通过自身达成愿望的不甘。”
“不过,按照你说的,他们拥有了战斗力,表现出色,所以才能快速晋升。五郎,你有观察到,他们是通过了什么训练方法达成的吗?”
“如果是更加有效的训练方式,也有全军推广的意义。”
“没有发现。反抗军的新兵们都很热衷加练,每次训练场上都很热闹,我也带人多次阻止他们过度训练,没有发现过特别的训练方法痕迹。”
“这些有疑点的士兵们,也是训练场的常客,晋升军官前后,大多都有在训练场加练的习惯。”
五郎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,突然停了下来,他翻出随身携带的名册,开始翻看其中的内容。
“那些过早战死的新晋军官中,在战死前一段时间,都不出现在训练场了……奇怪,就好像他们在战死前,已经有心理准备了一样。”
“有意义的发现,五郎。之后你找人调查下,那些军官在死亡前,都还有哪些异常情况吧。”
“既然是秘密集会,他们一定会防备跟踪和偷听,我要想想,有什么办法能够知道他们集会的集会内容。”
“只要能知道他们的集会地点,我有办法偷听。”
莱维的话打断了珊瑚宫心海的思考。
这句话表明,莱维有意帮忙,珊瑚宫心海请他们一起听的消息的安排得到了回报。
看珊瑚宫大人没有拒绝,五郎做出了回答。“通过汇总他们偷偷离开时的前进方向,我已经推测到了几个他们秘密集会的地点,还没有来得及验证。”
莱维问:“有多少个?”
五郎:“待验证的地点一共有5个,还需要进一步探查。”
莱维:“不用那么麻烦,只要把这5个地点都安排上我的侦查小工具就行,也不会遗漏。”
珊瑚宫心海:“等下五郎你就亲自给莱维带路吧,注意避人。”
“做完这件事,你就回反抗军大本营。这些疑点军官,既然都是从士兵立功晋升的,那想必他们还会继续吸收类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