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5 (第1/3页)

她说到这里,不觉若有所思,只因她又想起了历史上的另一对「桓谢」。

那就是桓温的幼子桓玄,与郗超的养子郗僧施。

郗超无子女,故以从弟之子郗僧施过继,承袭爵位。

桓玄起兵篡位,建国为楚,郗僧施就是他的谋主,正如当年郗超曾为桓温谋划这江山一样。

若换一个年代,未始不能成事。

然而他们遇见了初出道的刘裕,当即就被年轻版本的宋祖陛下摧枯拉朽地灭了个干净,君臣二人统统送上黄泉路作伴,死得再干脆不过了。

相隔数十年,却又仿佛还是当年旧事的轮回重演,子一辈与父一辈,被一面澄澈的镜子映照在两端。

“人生的因果多么奇妙啊”,李清照举杯感叹道。

李煜和她碰杯,斯文雅秀地浅斟着杯中酒,然而就在这一瞬,他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:“我们不是来参加兰亭诗会的吗,为何一直在筹划灭国之事?”

他发誓他只是随意一问,结果李清照的神色顿时转为茫然:“是啊,说好的赛诗会呢。”

……

这一晚,郗超让人将数封信送出去,完成了最后的布局落子。

“这一封给段氏鲜卑的首领段龛,这一封给凉国谢艾,这一封给魏太子冉智,这一封给谢镇西……”

郗超再三告诫:“给谢镇西的信一定要送到,让他照着这张图纸路线上,远走豫州渡三门峡,这样才能配合桓温进兵,知道了么。”

说完这一切后,死士如烟云一样消失在暗夜里,他捻了捻冰冷犹带露水的指尖,微微有些出神。

高平郗氏以情报见长,这也是郗超如今做这一切谋划的最根本依托。

当年,他的爷爷太尉郗鉴是最晚的一批南渡衣冠世族,而且是以流民帅的身份,率民渡江。

后来苏峻作乱,郗鉴手下的这一批兵力在拨乱反正中发挥了巨大作用,亦折损了许多。

然而并没有人注意,那些最不起眼、丢入茫茫人海中一转眼就不见了的年轻流民,此后究竟去什么地方了呢?

答案是,都回到了江北故地。

因为郗鉴的身份,东晋朝堂曾数次出于「名臣之子」的考量,以种种法制的名义阻止他的小叔叔郗昙入朝为官。

但终究还是走到了高处。

郗昙作为北中郎将,更兼徐兖二州刺史,坐镇建康城上游,来自北地的消息想要传入建康城,都要从他的手底下过。

他想要扭转朝中的舆论风向,甚至都不需要做什么,只是简单地扣留一些信息,就足够了。

郗超望着昏暗天际一片沉沉微现的曙光,就快要夜尽天明了。

……

谢尚并未收到郗超的来信,他顺着水路北上,高张船帆,盛着江风正劲,十余日就抵达了秦境边缘。

如今的前秦新建立,还不是日后苻坚与王猛一统北方,十分天下、占据其七的那一个。

这一年苻坚还是个小不点,他的叔叔、老秦王苻健趁燕魏交战,无暇他顾,趁乱出兵占领了关中地区,并飞速扩张至陇西。

北面与拓跋鲜卑人的代国接壤,也就是后来北魏王朝的前身。

左边则是张氏的凉国,这一年正逢老凉王张重华驾崩,张祚篡位。

这又是一个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重量级昏君,和陈后主陈叔宝、还有北齐高家的神仙们旗鼓相当,日日暴乱,蒸人妻女。

凉国自然是腾不出手来掺合桓温灭秦之事,但桓温还是稳了一手,和凉国上将谢艾做了一笔交易。

谢艾书生点兵,三败赵军,是凉国第一儒将。

要他背叛凉国自然不可能,不过,支援他一笔钱财,在诛杀昏君、平定凉国内乱中掺一手,还是能做到的。

解决完后顾之忧,桓温旋即开始渡河,弃舟登岸,一路北往。

按照原计划,他走终南山出子午谷,应当和走水道疾行的谢尚会师,或者至少遇见谢尚的前锋军,否则很容易被中途在山谷中设伏,断绝去路。

但实际上,即便不用奇兵行进路线,沿途遇到的阻截兵力并不是很多,因为姚襄已经动手牵制住了一部分秦兵力量。

所以,桓温决定直接集中力量进攻潼关。

郗超此前的去信就是提醒谢尚此事,不料谢尚只收到了桓温的第一封信,却没收到郗超的信,所以还是按原计划等在子午谷外。

就这样,桓温大军驻扎在潼关之下,等了许久,不见谢尚军队的半个人影。

他久经战阵,深知一鼓作气的道理,彼逸我劳之时,再等下去士气必散,然而本方这点人马,强攻又很难讨到好处。

当下只作佯败退散状,在交兵中一面示敌以弱,一面寻觅着进攻良机。

结果还真被桓温等到了,就在三日后的一个下午,秦兵阵营中忽然爆发出了天大的骚动,似是群情激愤,即将发生哗变。

桓温为了避免遭到无谓波及,收兵退后数里,遣探

最新小说: 我靠当舔狗续命 未婚夫是万蛊之王 重回八零当军嫂,被纯情硬汉宠上天 短暂暧昧 吾天南星 眩光效应 重生后怀了前未婚夫的崽 我偷他信息素养你 临渊羡渔,不如求而娶之! 被草原霸主强取豪夺后 伪装雌虫,但娱乐圈顶流 无限流主角回归现实后 白月光们的自救指南[快穿] 炮灰身后的男人竟是[快穿] 夫郎说 我的技能是摸尸[无限] 穿书,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 后宫林菀传 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 快穿:清冷美人总被强制爱